行业资讯

东北大米的发展历程简介

2024-06-07 20:53:15 admin 34618

东北大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 早期引入与尝试种植:

- 水稻种植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虽东北地区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种植,但新传入农作物,农民种植技术生疏,水稻种植规模小、发展缓慢,仅在一些沿河或湖沼地区少量耕种。

- 据记载,1845年朝鲜农民在鸭绿江上游浑江两岸(今桓龙湖主干水系)开始种植水稻,但不太成功,后沿浑江向北发展至桓仁、通化等地。直到1875年,辽宁省桓仁县的一位金姓朝鲜移民在桓仁古城镇试种成功,不过当时种子是从朝鲜带来的,且产量极低,亩产不足150公斤。

- 缓慢发展阶段:

- 1875年之后,朝鲜移民不断探索在东北各地试种水稻,通过多条路径,如中线的鸭绿江上游浑江流域,南线的鸭绿江下游丹东地区向南扩展,以及东北北部地区等,逐渐将水田试种区从东部山区扩展到东北平原腹心地带,为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做出重要贡献,但整体种植规模和产量仍有限。

- 规模种植与品种改良:

- 20世纪初,朝鲜移民申友景带来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试种成功后,为东北水稻种植带来新契机。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带来资金、农场和稻种,租地并推进东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稻品种改良。日本专家培育出更适合东北气候的“大原”和“万年”等品种,还引入了化学肥料、农业药剂使用技术等。在日本的经营和推广下,到1940年,东北的水稻耕种面积增加到三十多万亩,产量达到八十多万吨。

- 现代发展与技术革新:

- 改革开放前,东北大米受气候和水源限制,亩产量较低,约 300 - 400斤左右。

-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传入中国东北。例如,日本农民藤原长作于1981年在黑龙江方正县进行小面积水稻种植实验,1982年开始大面积示范,在他的指导下,到1984年黑龙江水稻亩产最高达到1000斤,平均亩产约800斤,此后该技术在我国北方多地获得大面积应用。同时,科班出身的北海道大学教授原正市也在黑龙江海伦帮助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他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创始人之一,退休后志愿来中国教授水稻种植技术,在中国获得诸多荣誉。

-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推广,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升,大米品质也得到提高,逐渐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体系,部分知名东北

图片关键词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